政策咨询 疑难处理
栏目:上海社保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03-01 来源:网络
(临港限购再放松,外地户籍社保满一年可购房!)
8月20日上午10:30,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临港新片区三周年发展成就,并发布《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
《措施》共包含3个方面23条任务举措,其中有10条政策支持进一步优化人才落户,赋予临港新片区引进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重点扶持用人单位推荐权,推动技能劳动者在新片区高质量就业,建立完善技能人才引进专属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人才子女就学服务,完善相关保障机制。提高持永久居留身份证外籍人才工作生活便利性,外籍人才凭永久居留身份证在临港新片区定点医院享受网上挂号预约医疗等服务。
其中,在强化政策保障,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要素供给方面,有两项措施值得关注。
一是进一步优化人才落户政策。赋予临港新片区引进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重点扶持用人单位推荐权。建立和动态调整适应临港新片区发展需要的重点专业目录。支持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根据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布局和发展实际,动态调整人才引进重点机构推荐范围。
二是定向优化临港新片区人才购房政策。优化人才购房条件,在临港新片区工作的非本市户籍人才缴纳个税或社保满1年及以上,在临港新片区限购1套住房,所购住房自合同网签备案满7年后可转让。
在长三角城市纷纷解除严格限购的大背景下,上海选择临港三周年这一节点放宽临港区域的限购条件,除了为临港吸引人才的考量之外,临港去年今年大量土地出让也面临巨大的去化压力,如果在临港(南汇新城)试点成功,未来上海很有可能在五大新城也逐渐定向放松限购资格,让新城参与长三角城市的抢人大战。
除了重磅的人才政策,大家对临港下一步的发展同样关注。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在会上表示下一步发展中,临港新片区具体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更加着力:
一是更加着力于制度创新,让高水平开放成为临港新片区发展的最大红利。围绕“五自由一便利”,实行更大程度的开放压力测试,在跨境金融、离岸贸易、数字经济等若干重点领域开放上迈出更大步伐。到“十四五”末,建立起更为成熟的“五自由一便利”制度体系,在制度型开放上形成更多突破性的典型案例,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显著增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初步建成国际认可度更高、竞争力更强的自由贸易园区。
二是更加着力于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让先进制造业成为临港新片区发展的根本基石。到“十四五”末,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速25%。形成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集成电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聚集人工智能企业500家,产业总规模超500亿元。
三是更加着力于科技研发,让科技创新成为临港新片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到“十四五”末,力争引进培育8家以上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实验室,30家新型研发机构,1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四是更加着力于新业态新模式培育,让“五型经济”成为临港新片区发展的特色亮点。高水平建设好洋山特殊综保区、滴水湖金融湾、滴水湖AI创新港,快速提升临港新兴产业发展能级。到“十四五”末,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经营总收入达到1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2200亿元;各类金融机构和投资类企业超过800家,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5%;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50%。
五是更加着力于现代化新城建设,让智慧、低碳、韧性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路径。全力推动车路协同应用场景全域开放。结合氢能产业发展,推动主城区公交、市政特种车辆全部实现氢能化。到“十四五”末,6.5平方公里国际创新协同区全面实现数字孪生运营,并向全域拓展;骨干道路车路协同覆盖率达到100%,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0%。
六是更加着力于“筑巢引凤”,让人才成为推动临港新片区发展的第一资源。启动实施临港新片区“人才筑巢工程”。未来三年,临港新片区将提供18万个就业岗位。
最后,附上此次23条政策图文版如下。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